名人养生 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时间:2022-09-21 阅读:15 评论:0 作者:admin

  对于郑板桥大家熟悉么?相信很多人都是知识的吧,他在书画上面是非常有成就的,除了这个他也是活到古来稀的一位名人,在但是那个年代能够活到73岁是很稀奇的。那么他有什么养生之道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养生的吧。

  郑板桥的养生之道

  一说起郑板桥,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是不陌生的,他是一位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名人,是一位康熙时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曾经做过山东范县县令、潍县县令,一直活到73岁。

  俗称人活70古来稀,在那个年代,73岁已算是高寿。由于他古怪荒诞,狂放无羁,做事松松跨跨,穿衣邋邋遢遢,作画疯疯傻傻,一生糊涂到家,所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诗、书、画技艺精湛,堪称三绝。尤以画竹彰显了他“清为官,勤为民”的高风亮节。他以独特的糊涂养生享誉中州,被世人戏称为“糊涂老人”,这也是老先生养生方面的独到之处。老人家的一生有五大糊涂:

  一是糊糊涂涂吃饭

  乾隆十二年,郑板桥由于开仓济民的善举被告发于朝廷,被撤职罢官。离开潍县时,他雇了三头小毛驴,一头驮着简单的行李,一头驮着两夹板书和一个乐器,另一头由一名随从骑着在前面引路。郑板桥为官清廉,心系民生,老百姓哭着挽留他,他画了竹和菊与他们道别,并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回到家里,他在自家的厨房写了一副对联,内容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副对联虽直直白白14个字,但却说出了两层意思。一是反映了郑板桥清贫的家境,二也揭示了他对饮食的注重。他吃的是青菜萝卜糙米饭,喝的是天然水浸泡的菊花茶,用的是我国传统的瓦壶。郑板桥这种粗茶淡饭,不讲究,也不挑食,糊糊涂涂吃饭,从而糊糊涂涂地活到了古来稀的年龄。

  古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清淡和素食对健康长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所发现的长寿地区的人,大多以谷类、蔬菜、瓜果为主食。如前苏联的格鲁吉亚有一个长寿地区和我国长寿之乡巴马,他们的饮食多以蔬菜、小麦、玉米为主。研究表明,新鲜蔬菜、干果、浆果等食物的生物活性极高,是延年益寿的可取食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控制肉食,多食一些富有营养的清淡食品,如豆油、菜油、青菜、水果、粗粮、豆类、海洋植物等,并能保持大便通畅,健脾益胃。

  二是糊糊涂涂性情

  郑板桥在60岁时为自己写了一副寿联,寿联的大意是:“当今之人,啥叫康宁?袋中有点余钱,坛中有点剩酒,锅中有点余粮,取几页陈旧纸张,狂放的吟诗高歌,高兴时就像个顽童。如此这样,就是活过六十还嫌不够;所以,人们要想长寿,就得早睡早起,耳无俗生,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平日里育花养柳随意穿插,一日情闲胜似两日,这样下来,不愁活不过一百岁。”这首诗说出了郑板桥糊糊涂涂的性格给他带来乐观、豁达、求实的态度,使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平和、喜悦,充满着美好宽慰的状态,这是他长寿的灵丹妙药。作为现代人,要使自己的性格“糊涂”起来,就要做到“五忘”。

  1、忘掉容颜

  我们以后还是不要总是着镜子,免得“旦见早起云鬓白,不知何时染秋霜”了。

  2、忘掉年龄

  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国家大事上;把自己的心思用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善事善举上;把自己的精力花在自己的爱好上,或作文作画,或养鱼浇花,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使年龄的概念淡化起来,使自己成为“老活宝”、“老小孩”。

  3、忘掉恩怨

  要把一生中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喜怒悲伤、挫折失误统统“糊涂”掉,不想它,不念它,从而使生命轻装起来。

  4、忘掉疾病

  老来多病,实属必然。二十年前人找病,二十年后病找人。年轻时花钱找病,年老时花钱买命。人到了老境就如同汽车到了大修阶段,所有部件都开始老化。既然事情已是这样,我们就不必老挂于心,有病就治,况且现在医疗条件优越,认真配合治疗,身体自然就会健康起来。

  5、忘掉生死

  人生生死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天有昼夜,人有寿终。一个人要是天天怕死,终日里心神不宁,魂不守舍,怕真的离死不远了。

  三是糊糊涂涂对事

  郑板桥虽然一生坎坷,但为人处事,不为名利,不计得失,言行一致,忠实诚信。他写过“难得糊涂”一条字幅,上面有一段文字,内容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其实他所说的“糊涂”是指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修养,劝诫人们胸怀开阔,宽以待人。这种超凡脱俗的心理状态正是郑板桥长寿的秘诀。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实际上是一种大修炼,大造化,这和古人说的“大智若愚”的思想一致。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1980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