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疾控中心开展新年疾控服务

时间:2022-10-23 阅读:17 评论:0 作者:admin

  “‘疾控人’大走访行动于春节启动并贯穿全年。”除夕,记者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疾控中心主任孔晓明处获得了这一信息。其实2月4日立春刚过,该疾控中心就已经开始着手制订行动计划了。大年初五一早,记者随同大走访行动中的一组,走访了该区仁和街道和瓶窑镇的几户农家。

  “我认识她 她经常来看我”

  “老吴今年42岁,2007年被确诊为肺结核,已经4次复发了。”谈话间,仁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沈群英带着大家,来到东山村老吴家。老吴两个年幼的女儿连忙上前向客人问好。

  “他是耐多药肺结核,2014年春复发,2014年3月18日开始一直在接受正规治疗。”在沈群英向记者介绍病程和治疗现况时,躺在床上的老吴急迫地插话:“我认识她,经常来看我的。之前服药一段时间后感觉好些了,就自己停药了;这样一次次反复,情况越来越糟了。”

  老吴十分懊悔地说:“这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当然,也对不起医生的关心!”

  “他妻子是涂阴肺结核患者。”沈群英告诉记者,“她是被丈夫传染的,已享受免费正规治疗7个月。由于老吴是耐多药且多次复发的病人,需用些超出免费配供的药物,虽已尽量争取减免,但自负仍不低。”

  老吴说,每个月吃药大约需要1600元,自己负担1000元左右,自己躺在床上无法工作,有时只能靠妻子去娘家借钱买药。沈群英在一旁悄悄告诉记者:老吴每个月需去市中心的定点医院检查配药,每次都得叫车和有人陪同,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给老吴的妻子递上了慰问金,并给两个女儿送上了学习用品。仁和街道需全程管理的肺结核病人有50多人,耐多药患者只有老吴一人。疾控人员已帮助老吴申办了低保待遇,区疾控中心工会还与老吴的女儿建立了结对帮助关系。

  “我不识药 但很听医生话”

  今年57岁的徐大伯在瓶窑镇老街上经营一个蔬菜摊位,患高血压已有8年,社区慢病管理医生每个月会对他的生活起居、饮食状况以及服药效果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一位社区疾控人员说,徐大伯是一位能完全配合的慢病患者,这样的患者在全镇慢病管理对象中并不少。“我虽不识药,但很听医生话。”徐大伯说,每天一早吃一粒降压药,每周二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测一次血压。

  “现在是高压130,低压90,正常。”听着社区疾控人员报出的血压测量结果,憨厚的徐大伯有些自豪地笑着说:“谢谢!”

  “7周岁内必须完成预防12种疾病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共23针(剂)次,其中1周岁内14种(剂)次。要让流动儿童都打上疫苗,工作量可不小。”在仁和街道东山村,走访组来到了从湖南来浙江打工的小谭家。

  小谭的儿子航航2013年3月出生,当年6月迁到东山村。走访小组翻阅了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并与街道和村疾控信息进行了对照,然后作出了“符合要求”的结论。65岁的村医陈如梅告诉记者,东山村有户籍人口4000多人,自己的工作中公共卫生占了一半以上。

  “疾控服务也要创新”

  “‘疾控人’入村进巷,与服务对象面对面沟通交流,有助于改进和创新服务。”孔晓明说。

  几十年的“卫生防疫”已深入人心,而SARS后的“疾控”却有不少人至今认识不清。余杭区的“疾控人”大走访行动组织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人员,以分片区、分时段全面走访为基础,并以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患者、美沙酮服药人员、返乡儿童、麻风患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为重点,逐个入户走访、管理评估,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制定访问手册,对走访实行全程稽查管理。

  “走访会发现问题,可征集需求,所以绝不能走过场。”孔晓明说。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055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