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去年食品添加剂违规问题较突出

时间:2022-10-26 阅读:19 评论:0 作者:admin

  大桶水两成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违规问题比较突出。前不久,贵州省食药监局召开全省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会议,通报2014年针对白酒、桶装饮用水、食用植物油、食品标签标识、明胶生产加工食品、食品掺杂六价铬、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监管工作的总结报告。

  “从目前食品监督抽查不合格指标分布情况来看,其中食品添加剂指标占不合格总数的比例高达8%。”贵州省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刘勇介绍,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增加口感、改善外观、延长保质期、降低成本,于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尤其是白酒中超范围使用甜蜜素、糖精钠的问题仍较突出,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对全省1829家单位检查发现,标签问题检出率仍然较高。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08份,监督销毁不合格标签、包装265587个。

  为防止食用植物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严防企业用废弃油脂、工业用油脂、泔水油、地沟油等作为食用油原料的违法行为,贵州省食药监局专门对全省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小作坊进行检查,未发现以低等级冒充高等级违法行为。

  但是,针对食用植物油苯并芘(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和突变原)的问题,去年共抽检631批次,其中,23批次苯并芘超标,54批次酸值(反映食用油脂氧化酸败程度的重要指标)超标。

  刘勇介绍,去年共抽检455批次大桶水,实物不合格96批次,平均不合格率为21.3%。对于白酒塑化剂的问题,去年共监测254批次,检出塑化剂超限量样品批次18批次。

  此外,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开展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极毒物)向食品迁移专项风险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的白酒、酱腌菜、酱油、食醋、酱产品中的六价铬风险较小。

  贵州省食药监局副局长、贵州省食安办副主任廖昌晖表示,今年贵州省将推进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按照“一企一档”的要求,建立完善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重点记录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企业违规信息、监督抽检不合格信息和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的信息,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和监督抽检频次。

  酒、肉、饮料、食用油将是2015年贵州省食药监局重点检查、监管的对象,肉制品将严查瘦肉精。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174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