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显示红茶有助改善骨质疏松

时间:2022-10-28 阅读:5 评论:0 作者:admin

  患有骨质疏松的人,不妨多喝点红茶。日本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红茶含有的茶黄素有助防止形成破坏骨骼的破骨细胞,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实验鼠摄入这种苦味成分后,其症状得到改善。

  骨骼内存在制造骨骼的成骨细胞和破坏骨骼的破骨细胞。如果破骨细胞的功能异常活跃,这两类细胞间的平衡就会崩溃,导致骨骼变脆、骨骼量减少,引发骨质疏松症。

  日本大阪大学24日发表的一份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西川惠三等人发现,存在于红茶中的茶黄素可以阻碍破骨细胞的形成。研究中使用了骨骼量只有正常水平三分之一、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实验鼠,每隔3天给它们注射一次茶黄素。约3周后,实验鼠体内的破骨细胞减少,骨骼量增长了一倍。

  但骨质疏松症患者还是不要把喝红茶当作主要治疗手段。因为研究显示,体重60公斤的人要吸收与实验鼠同等水平的茶黄素,就相当于每天要喝进20杯红茶。因此,更好的方法是服用相关制剂。西川惠三提出:“如果用茶黄素制作出营养补品后再服用,就有可能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上。

  专家指出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关键

  所谓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孙建峰介绍,在我国,骨质疏松症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之后的第四大慢性病。据《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此病中国发病率居高不下,人数已达8000万,到2020年预计将超过1.2亿人。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中老年人,老年妇女尤甚,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死亡率、致残率都非常高,可以明显影响寿命及生存质量,可谓是‘隐形杀手’” ,孙建峰表示。此症发作的显著特点表现为无负重的夜间腰背痛,疼痛持续,有时还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老年人患者还有身材缩短、驼背等明显特征。

  在中医看来,骨质疏松症发病原因主要是在于肾虚、脾虚和血瘀。孙建峰介绍,其中肾虚是此症发生的根本原因,骨之强劲与脆弱是肾中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若脾胃功能衰退,则精血亏虚,精亏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

  中医治疗时主张在“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理论指导下补肾健脾治疗原则基础上,运用瘀血学说,在活血的同时加重化瘀。

  孙建峰表示,现在中医药进社区,骨质疏松症也是重点关注的疾病之一。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同证型治疗方法亦不同。例如肾精不足的患者,表现为周身骨痛、骨骼变形、腰膝酸软、消瘦憔悴、反应迟钝,还有发落齿摇、耳鸣耳聋等症状。

  这时治疗原则主要是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临床方药可用左归丸合虎潜丸加减。他解释,方中熟地、龟板、山萸肉、菟丝子、白芍可滋阴养虚,补肝肾之阴;锁阳、鹿胶温阳益精、养筋润燥;枸杞益精明目;黄柏、知母泻火清热等等。

  通常医生会推荐患者对症使用一些药膳、中药外敷或针灸、火罐等中医外治疗法进行调理缓解。例如将中药防风、威灵仙、川乌、草乌、透骨草、续断、狗脊各100克,加上红花、川椒60克共研细末,每次用50-100克醋调后装纱布袋敷于皮肤上,并在药袋上加敷热水袋,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平均疗程30天,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疼痛。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271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