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解决“剩男剩女”问题

时间:2022-11-03 阅读:19 评论:0 作者:admin

  在古代,婚姻通常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直到洞房花烛夜前,未婚男女都不知道对方长何种模样。而男女婚配一般都是到了待婚年龄,由媒人相互传递两家意思,如果觉得不错,一段美好姻缘也就就此成了。那么,现今的婚姻习俗又是如何呢?今天,小编为你从恋爱心理学角度揭秘爱情宝典,看看古代与现代婚姻习俗都有何不同吧!

  婚姻习俗

  月老和红线的来历

  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来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奇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妻。”后来便有了“千里姻缘一线牵”之说。“红娘”最早见于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的一篇传奇故事《莺莺传》。

  对于大龄男女依旧单身的情况,古代人是十分重视的,从各种古装电视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就开始为他们婚配的事情开始着急。古人会认为“先成家后立业”,认为只有家庭有了着落,才能更好的为国家付出贡献。

  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剩男剩女”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有的朝代提前女性的婚配年龄,强制出嫁;有的设立“官媒”“拉女配”,强制结婚;有的甚至颁布“处罚条例”,对“剩男剩女”进行惩处……

  南北朝时期“剩男剩女”要受严惩“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在中国古代,女子婚龄标准,各朝多有变动。

  其中,上古周代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屡被提起。此说出自《周礼·地官·媒氏》篇中,如果照这么说,中国早期是实行晚婚晚育的国家。从史料来看,实际不然。这个婚龄杠杠,不是现代婚姻中的最低结婚年龄,而是成年男女必须结婚的年龄上限。

  古代其实是“早婚国家”

  中国古代其实是“早婚国家”,特别是女性的结婚年龄普通较低。早的11岁就结婚了。据《梁书·张缅传》和《周书·城冀传》,梁高祖第4个女儿富阳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儿平原公主都是11岁出嫁的。

  更早的还有在6岁就结婚的,汉昭帝八岁继承皇位,娶 “年甫六岁”的上官安女为皇后。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标准是男20岁、女15岁。

  但各朝代有异,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

  为解决人口出生和男子婚配问题,有不少朝代采取强制女性出嫁的手段。如在晋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否则官府要强行给她找对象。《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就曾要求,女孩子到17岁了,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那么地方官府就要给她找老公,逼其强行嫁人。

  到了南北朝时,还出现了如果女孩适龄不出嫁犯法的规定,不及时出嫁家里人都要跟着坐牢,这就是《宋书·周朗传》中说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现代人对婚姻的看法会有不同,有些女孩子因为在择偶观上较为苛刻,会使自己变成大龄剩女,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古代是坚决不被允许。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是待字闺中,会让家人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先秦时期已有“官媒”晋代女性十七岁不嫁“使长吏配之”。在中国古代,男女结婚大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人就是给男女牵红线的介绍人,《说文》称:“媒,谋也,谋合二姓者也。”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在普救寺里的偶然相遇,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中间有一个红娘,这红娘就是媒人。

  过去男女结婚,没有媒人是不成的,即便真是私下定情,也得请个形式上的媒人来说亲,叫“采媒”。早在先秦时期就是这样,如《诗经·南山》的《氓》中有一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说明了当时非媒人不可嫁的现实。

  后来不少朝代从法律上规定,结婚必有媒人,如果没有则违反当时的“婚姻法”。如《唐律·名例》疏:“嫁娶有媒”;《户婚》疏:“为婚之法,必有行媒”。

  到元代,这方面规定更详细了,《元典章·户部·礼婚》:“媒妁由地方长老,保送信实妇人,充官为籍。”意思是,媒人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得由地方威信高的老人推荐,选诚实守信的已婚妇女报给官方,登记注册,统一管理。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4747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