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似烟瘾

时间:2022-11-04 阅读:17 评论:0 作者:admin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国际照明研究中心“光与健康”项目带头人马里亚纳·费格罗教授介绍,晚上在床上使用1 个多小时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会使睡眠发动机的褪黑激素减少22% 。影响不仅如此,长此以往形成了心理依赖,和网瘾、烟瘾的本质差不多,一晚上不玩手机,就会感到焦虑烦躁,同时也会危害到眼睛、颈椎和腰椎的健康。

  医生建议不妨把玩手机的时间,提前到睡前两小时,告诉自己手机、电脑、电视一天只能选一个,此后将大脑腾空一段时间,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睡觉了。

  戒掉任何的“瘾”都需要强大的克制力,戒手机也一样。如躺在床上,实在管不住去拿手机的手,那么就把手机放得远远的。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睡前不看手机,生活也没缺什么。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社会病”

  今年春节期间,许多亲戚朋友在串门时,第一句通常是传统拜年的话,而第二句则往往是问:“你们家无线网密码是多少”。而且,无论是在家吃团年饭,还是在餐馆包席团年,菜一上桌,人们先动的不是筷子,而是手机,迅速拍下餐桌上的菜式,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席间也有人不时拿着手机向旁人展示别人从远方发来的照片。春节本应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叙亲情的节日,但时下,这手机仿佛比亲人还要亲,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可见一斑。

  谁都无法否认,手机的“进化”速度,超过了史上任何一种生物。当它从最开始出现时的通信工具变成了集通信、娱乐、交际等为一体的“个人终端”,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莫大便利的同时,也隐隐暴露出令人不安的一面。“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生活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他就必须面对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交通时间长等诸多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客观上使得每一个的私人时间被分割,属于个人“整体性”的时间在减少。许多城市人不得不抓住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属于个人的活动,而手机这样的移动数据客户端也正投其所好,为其使用者提供各种碎片化的信息。而与之相应,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那些接受了手机服务的使用者,其认知的倾向也会变得碎片化。他可能更愿意花3分钟去看一个搞笑视频,而不是花3小时去看一部内涵深刻的电影,更不太可能花3天去读一本经典书籍。

  与传统的熟人社会不同,现代社会带来人口的流动性,让每个人身边都存在大量的陌生人。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实质是对社交的渴求。面对陌生人,qq、微信等社交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但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无法进行更亲密更深入的深层社交,越是沉浸其中,越觉空虚。这实际上是人的社会能力的一种退化,虚拟世界中的“人”和现实中的“社会人”的身份只会产生越来越大的罅隙。而一直处在在线的应激状态,也会造成使用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渐渐让人失去深入思考的能力。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应该被克服的“社会病”。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不应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而错失和亲人朋友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应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成为“遗失的美好”,毕竟,“人机关系”永远取代不了“人际关系”。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526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