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

时间:2022-11-04 阅读:23 评论:0 作者:admin

  传染病是与一个很大的概念的,很多的疾病都是属于传染病的范围的,包括感冒、手足口病等等都是的,而不提的疾病的传播的途径也是不同的。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怎样预防传染病呢?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以及扩散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吧!

  目录

  1、传染病知识介绍 2、冬季如何预防传染病

  3、宝宝如何预防传染病 4、儿童怎样预防传染病

  5、大学生怎么预防传染病 6、成年人如何防传染病

  7、地震灾后如何预防重大传染病蔓延 8、怎样预防十大流行性传染病

  传染病知识介绍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特征

  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螺旋体、原虫等。(不包括真菌)。

  传染性

  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病意味着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可分为下几种感染现象。

  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2.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3.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见。

  4.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见于伤寒。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537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