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五花八门的休妻借口

时间:2022-11-15 阅读:5 评论:0 作者:admin

  如今的家庭,女人当家做主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女权社会的慢慢进步开始让男人的地位一点点被剥夺。在古代,男人对妻子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完全可以一纸休书将对方撵出家门,而如今的男人还敢吗?答案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下面,小编从心理学分析角度为你揭秘历史故事,看看有关离婚背后的男人心理都是怎样的!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夫妻离婚一般不用上衙门,只要男人写道“休书”就可“出妻”。汉《大戴礼·本命》规定了七条“出妻”理由,名曰“七出”,即:“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但实际上,除了这七条,男人休妻的借口多的是,可谓五花八门。

  因为一点鸡毛刷皮的小事休妻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孔老二的弟子曾参仅仅因为妻子有一次为后母“蒸藜(一种野菜)不熟”,就要把妻子休了,别人说他:“你这么做不合‘七出’的规矩呀。” 曾参则回答:“连烝藜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更不用说大事了。”硬是坚持将妻子休了。

  汉刘向《烈女传·邹孟轲母》记载,孟子因为看见妻子一个人在屋里上身衣服有些袒露就要休掉她,好在其母深明大义,制止了孟子,说:“《礼经》上讲,将要进大门,先问一声谁在里面,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有尴尬的时候。如今你无礼在先却责怪别人,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说得孟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休妻的事自然也不提了。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则云:“孟子妻独居,踞,孟子人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意思是孟子妻一个人在屋里大腿叉开坐着,孟子以为无礼,就要休她。由此也看出,孟子的妻子是个不大拘泥于小节的人,只是遇到了一个崇尚礼教的迂腐之人就有些麻烦了。

  《后汉书·鲍永传》记载,鲍永因为妻子曾经在其母亲面前大声呵斥狗,就觉得是对母亲的大不敬,马上把她休了。狗在人前讨嫌,赶它走,即使声调高了一点,也很正常,鮑永竟然大为不满,实在是小题大做。

  因为不善待家人休妻

  《汉书·陈平传》记载,陈平“少时家贫,好读书”,其兄长为了使陈平能够出人头地,自己包揽了一切农活,而“纵平使游学”。可是“其嫂疾平之不亲家生产”,而且说长得又白又俊的陈平是个没用的绣花枕头,“有叔如此,不如无有”。其兄“闻之,逐其妇弃之”。因为其兄认为这样的老婆不能善待兄弟,留着还有什么用?不如休了。

  《梁书·孙谦传》记载南朝孙谦,有个堂兄孙灵庆,因病寄住家中。孙谦外出回来过问堂兄的生活情况,堂兄抱怨说:“一向来茶水忽冷忽热,刚喝了就渴。”孙谦认为这是妻子不用心照顾,委屈了堂兄,立即把妻子赶出了家门。

  因为要求分家休妻

  《后汉书·独行传·李充传》记载,李充的妻子只不过是想和兄弟分家,也被休了。李充家贫,兄弟六人“同食递衣”。其妻私下与李充商量:“今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思分异。”李充假装答应:“如欲别居,当酝酒具会,请呼乡里内外,共议其事。”其妻就“置酒宴客”,宴会上,李充跪在母亲前面说:“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于是当着众乡邻的面,“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旧唐书·刘君长传》记载,到隋末,饶阳人刘君长的反对分家跟前述李充如同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他有一个累代共财的家庭,时值农民战争的混乱时期,缺少粮食,他的妻子想分家,要想说服丈夫,就把院里各个树上的雏鸟放到一个窠里,这样诸鸟争斗鸣叫,她说:现在天下大乱,禽鸟都不能相容,何况人呢,还是分家吧。刘君长听了妻子的话,分出来单独过活。一个月後,他觉得不对劲,指责妻子是『破家贼』,赶出家门,又同堂兄弟们一起生活去了。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9225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