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儿时缺维D易致成年动脉硬化

时间:2022-11-16 阅读:25 评论:0 作者:admin

  日前出版的美国《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缺少维生素D的人,成年后更可能发生动脉血管硬化,进而增加心脏病风险。

  由芬兰图尔库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这项新研究涉及2100多名芬兰参试者。参试者在3岁和18岁时分别接受维生素D水平测试,并在30岁~45岁时接受动脉硬化测试。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小时候维生素D水平最低的参试者,成年后动脉硬化危险更大。研究人员在排除了高血压、吸烟、不良饮食、缺少运动和肥胖等心脏病风险因素之后,儿时维生素D水平偏低与成年血管硬化及心脏病危险更大之间的关联性依然成立。不过目前尚无法确定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研究负责人表示,进一步研究将确定维生素D水平偏低是否会导致动脉硬化。不过研究结果表明,应该确保儿童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

  动脉硬化和年龄性别有关

  动脉硬化大多发生于40~80岁,但40岁以下也有患此病者,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妇女停经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如合并有糖尿病或高血压,则年龄和性别的差异都不如单独发病者显著。

  动脉硬化闭塞病的发病率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症、糖尿病、肥胖、吸烟,高密度脂蛋白低下以及性别、年龄差异等有关。多数患动脉硬化的患者的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脂蛋白浓度增高,提示脂质代谢紊乱与本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高脂血症与摄取过多脂肪有关。本病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脂质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脂蛋白是脂质和蛋白质结合的复合体,凡脂蛋白中脂肪含量愈多,其密度愈低;反之,脂肪含量愈少,则密度愈高,颗粒愈小。根据其密度不同,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底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等。动脉本身是由胶体所组成对这些胶体也有反应性。血管内膜和中层无营养血管,最主要依靠从流过的血浆中取得营养。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有孔隙。

  体内不少物质能够从此孔隙穿透动脉壁,不同密度的脂蛋白产生的效果不一致,正常动脉内膜对大分子物质起着屏障作用。进入内膜和中层的物质,代谢后其分解产生易于溶解,经外膜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系统排出。脂蛋白中只有胆固醇不能在血管壁中进行代谢,最后沉积下来。

  在浸润动脉壁的各种脂蛋白中,脂蛋白相互有结抗作用,在溶酶体内水解,蛋白质成分很快被水解或氨基酸,胆固醇被酸性胆固醇脂水解或游离胆固醇,其中一部分胆固醇被利用,一部分贮存。主要功能是清除其胆固醇,将其运输至肝脏进行代谢。它们之间的平衡决定动脉壁中胆固醇的代谢,即它的提取、代谢和清除的过程。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量增多,胆固醇酯化酶的活性明显增高。由此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不仅有脂质浸润的参与,而且还与动脉壁内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958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