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花椒粉中铅含量超标、大豆酱里大肠菌群超标……国家食药总局近日公布最新一期调味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信息。其中青岛吉利食品厂生产的一批次“青岛酱油”被认定不合格。
青岛吉利食品厂2014年6月3日生产的规格型号为“300毫升/袋”的“萃岛牌青岛酱油”,在临沂被抽样时检出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合格。据介绍,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氨基酸态氮不合格,主要影响的是产品的风味。
国家食药总局表示,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可能是个别产品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达到要求发酵的时间;也有可能是产品配方缺陷的问题;还有可能存在个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故意掺假的情况。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平度市食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执法人员已经到厂家落实,不合格批次产品已销售一空,执法人员对厂家立案处罚。根据销售记录,没收150元非法所得,并处3600元的罚款。近期,平度市食药局还将组织执法人员对该厂其它批次产品进行抽样。食药部门提醒消费者,如果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生抽较咸,用于提鲜;老抽较淡,用于提色。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制酱的记载了。而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酱油起源于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