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中的王成原型:牺牲前已双目失明

时间:2023-03-15 阅读:16 评论:0 作者:admin

《团圆》中的王成原型:牺牲前已双目失明

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1961年8月发表在《上海文学》上。小说中描述的王成“年纪不过三十多点,来到朝鲜,水土不服身体不大好。”“这个团完成了上级给的任务,友军也终于赶到了。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巴金的这篇小说发表后,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改编成了电影《英雄儿女》。

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对电影《英雄儿女》都是很熟悉的,电影中歌颂的志愿军英雄王成的形象也同样铭刻于心。王成的事迹取材于战场上的一次真实的战斗。

河北省军区原司令员张振川说:“1952年巴金在朝鲜开城前线,对志愿军65军582团做战地采访。他作为志愿军慰问团成员,在朝鲜战场呆了很长时间,冒着极大的危险,终日在战壕里与志愿军指战员同甘共苦,可以这样说,《团圆》是巴金用生命写出来的。我作为团长兼政委向他介绍我团三打‘红山包’战斗中2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战友们坚守67高地视死如归、壮烈牺牲的事迹。巴金被赵先友等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写出小说《团圆》。”

1952年10月2日,李承晚陆战王牌军第11师万余人向我志愿军扼守的67高地发起猛攻,6连伤亡较大,连长、指导员受伤离开阵地,副指导员赵先友担负连队的指挥。10月6日,敌人临近阵地,情况危急,赵先友命令刘顺武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张振川团长只得命令炮兵向敌人开炮。这次战斗中,6连被授予“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光荣称号,赵先友荣立特等功,刘顺武等八位同志立一等功。1991年,65集团军为宣传英雄事迹,决定在194师582团营区办公楼前立一座“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友”英雄塑像,小说《团圆》的作者巴金欣然题字:“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巴金1991年8月20日。”还特地分别写了横竖两幅,供制作时选用。可见,巴金笔下的“王成”的原型是赵先友。

电影《英雄儿女》为了突出主题,在构想王成牺牲的情节时,编剧毛烽意外地发现洪炉和战友合写的题为《向我开炮》的通讯。写的是1953年6月29日晚,志愿军73师218团配合金城主攻方向对无名高地之敌反击,战斗中于树昌也曾经喊出“敌人上了我的地堡顶!开炮!向我开炮!”之后,砸碎步话机,拉响最后一颗爆破筒,冲向涌来的敌人,牺牲时年仅22岁。于树昌的英雄壮举,突出地表现在“向我开炮”的经典情节。

其实《向我开炮!》的通讯是两篇稿子所合成。另一次是1953年4月,23军67师201团步话兵蒋庆泉及战友,在石岘洞北山遭到强敌围攻时,蒋庆泉也对步话机喊出了“向我的碉堡顶开炮!”《英雄儿女》的历史背景是抗美援朝时期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军长秦基伟说:“上甘岭战役是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15军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述有:“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正如电影《英雄儿女》中所说:“在人民志愿军里,有千千万万个王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257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