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纮对孙策纵论天下大势,思想也是前卫的。他说:北方豪杰太多,有所作为不容易,不如到南方去,闯出一片新天地。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张纮劝孙策到南方发展
当时的能人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周、秦、汉的都城在长安、洛阳,英雄豪杰们的思维定势就是:全国的中心地区在黄河流域,问鼎中原才是一生的追求和梦想。南方是蛮荒之地,如果派到长江以南做官,那定是在中央混不下去了,或是被贬、或被流放,万般无奈带着惆怅和失意才踏上南方路途。所以能人们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观念:攻打南方本身就是件丢人的事,打下来更是个鸡肋。
但孙策一经张纮点拨,却是想通了。只有在普通人前面发现商机,才能大把大把地赚到钱。北方竞争太惨烈,孙坚那么骁勇也难有作为。南方倚凭长江天险,一样能闯出广阔天地,成就霸业。孙策终于看到了光明的曙光,心中非常感激,决定扫平江东前,为免去后顾之忧,把家人全都托付给了张纮。孙策一到南方,虽然也遇到强手,但相比北方袁绍、吕布等,还是太弱了,不堪一击,孙策狠狠捞了一把。等别人发现时,制高点已被孙家占据,孙策得以大展宏图。
当他试图另立门户和袁术绝交时,想想总要在朝廷找个依靠,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就派张纮向汉廷贡献礼物,其实就是想和曹操拉关系。曹操也想要利用孙策安定江东,挖袁术的墙脚,于是上表奏准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但曹操也是爱才的人,把张纮留了下来,担任侍御史,这个职位办事比较杂,比如举劾非法、出去办案等等。
这对于孙家来说是有祸有福。祸就是:张纮曾一再劝说孙策不要轻率行动,要注意安全。张纮一走,孙策更没人劝了,结果被刺杀。
福就是:孙策死的时候,曹操想趁机攻打东吴,张纮立即劝曹操,说乘人丧事用兵是不道德的。还不如和东吴结成盟好,东吴会永远感激你。曹操还真听了他的意见,上表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可见张纮是另一个徐庶,身在曹营心在吴。不久张纮又回到东吴,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任命他为会稽东部都尉,这个官职是地方军事行政长官,负责统领本部的军队,太守是大领导,他是具体执行人。回来的原因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曹操想派他回来做间谍,安插到孙权身边,在孙权耳边吹吹风,劝他投降。还一种说法是,他自己想回来的,因为心念旧主。
孙权非常信任张纮
反正他回到江东后,孙权是大喜过望,非常器重他,所有东吴对内外公布的文书,基本上都是他起草的。因为他文采很好,当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看到他的文章,感叹自己是“小巫见大巫”。
张纮没有张昭名气大,可能与他低调有关。每次立了功,从来不会到处炫耀,总是说自己的不足,到处作检讨。不像张昭自认是老资格,总是摆出老师的姿态。孙权对群臣大多数是直接喊他们的名字,唯独称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因为他任会稽东部都尉,可见孙权对这两人的器重。孙权后来厌恶张昭,对张纮却更加尊重。
孙权也喜欢打仗冲在第一线,张纮就劝他那只是匹夫之勇,不是统帅之勇;孙权喜欢用兵,张纮则说治理国家既要文治,也要武功,但武功要因时而动,现在应当暂且隐伏,偃息军队、开垦农耕、任贤使能、以德治国。于是孙权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