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的背景:原本只是康熙巡幸江南的借口

时间:2023-04-02 阅读:17 评论:0 作者:admin

满汉全席的背景:原本只是康熙巡幸江南的借口

《 墨子·辞过 》曾云,"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 老子 》也曾说,"去甚,去奢,去泰",这都是对奢侈行为持反对态度。然而,历史上的奢侈行为并未因为圣人的教导而有所收敛,到了明清时期反而变本加厉。在北京比较有名的历史古迹翠园里,有明朝留下来的木雕,有清朝留下来的石凳,有溥杰亲题的牌匾,还有就是闻名天下的"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兴起于三大盛世之一的康乾盛世,不仅因其豪华隆重、讲究礼仪、用料广泛、做工精美、菜点繁多、口味丰富而驰名,更因它借匙箸为玉帛,划沟壑做坦途,成为的第一大宴。 "满汉全席",有说源于扬州,有说源于朝廷某种大筵席,有说是朝廷菜与民间菜逐渐结合,有说是官场菜。但它是从乾隆南巡之后,开始在各地流行的。这个以"汉菜"为主的"全席"却是"满"字当头,为的是在饭桌上也要维系着一个"大清"的统治地位。然而,"满汉全席"发展到今天,使它闻名的不再是那清朝的威武尊严,而是它那"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的富贵象征。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拣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全席共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

满汉全席的起源

清代宫廷盛行的"满汉全席",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满族在入关以前,繁衍生息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饮食上并不十分讲究。宴会时只是将大块的肉煮烂,与会者席地而坐,解刀进食。主食主要是米面点心。如果举行祭祀仪式,就将整猪、整羊、整鸡、整鸭上席。这种习俗在入关以后继续保留下来。

清代定都北京后,满族与汉族杂处,饮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交流。满族的达官显贵,在与汉族官员的相互交往中,吸收了汉族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宴饮程式,并加以改造,于是逐渐形成了"满汉全席"的格局。然而民间流传的故事更富传奇色彩:

"满汉全席"由苏州城一介平民张东官所创,他也凭借于此由一介布衣草民升为皇宫御厨、成为一代厨艺宗师。张东官本来做菜技艺一般。但他身藏两样绝活,一样在手上:他会一手耍杂技一般的切菜功夫;一样在嘴上:他有一条能尝出百味配料的舌头,而且巧舌善辩,能背大段菜名。

康熙皇帝擒鳌拜、平三藩后,国家安定,百姓安居,大清王朝进入了太平盛世。康熙深知"得人心者昌",他决定巡幸江南,访求前朝大贤,消除满汉畛域,但遭到朝中满族权贵严亲王等人的反对。康熙决定以"口腹之欲"作为突破口,去江南寻访美食。张东官就在这期间凭借巧舌善辩之舌被康熙御封为"江南第一名厨",被选进了皇宫御膳房。从此开始了他创立满汉全席的人生四部曲。

不懂规矩又不会做菜的张东官在宫廷中险象环生,张东官被迫逃出皇宫,在逃避追杀的过程中走上学习厨艺的历练之路。他博采众家之长,凭借自己的超人天赋,将中华民族各地美食精粹"烩"于一炉,成为一代厨艺宗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4026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