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王致和”的起源:王致和屡次科考失利

时间:2023-04-02 阅读:16 评论:0 作者:admin

百年老店“王致和”的起源:王致和屡次科考失利

1669年(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人王致和进京会试落第,滞留京城。这已经是第四次会试落第了,想起这么多年经年累月的寒窗苦读,王致和不禁悲从中来。

王致和的家庭很穷。作为一个穷举人,他做官的可能几乎是零。因为当时以举人身份做官的虽并非没有,但是极其之少,可谓凤毛麟角。何况他很穷,没有去上下打点的任何资本。要想做官,他必须要再通过会试成为进士,才有可能。但是几次在会试中名落孙山,他有些心灰意冷了。

打道回府吧,他实在感到无颜去见江东父老。他忘不了来时乡亲们对自己的厚望,尤其是父母那期待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他脑海里。于是他捎信回家说,他在北京找到一份适合文人干的抄抄写写的差事,自己计划边干边学习,争取在下一次的会试中榜上有名,以光宗耀祖,不负父母的养育苦心。

京城米贵,生活不易。小时候,王致和曾在老家帮人做过豆腐,没想到,这个技艺在此时帮了他的忙。为了生计,他在北京的安徽会馆附近租房制作豆腐,白天沿街叫卖,晚上在狭小的住房里读书,准备下次再考,继续博取功名。豆腐生意还过得去,王致和亦商亦读,苦中作乐,原汁原味。岁月似梭,日子水一般地漫过。

一次,王致和的豆腐做多了,当天没有都卖出去,剩下了不少。这可怎么办呢?时值夏季,卖剩的豆腐很容易发霉变质。

王致和急得抓耳挠腮。为减少损失,他索性死马当做活马医,将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在坛里。他想,这样兴许能减缓豆腐发霉,反正这些剩豆腐没法卖了,留着自己当一餐饭吃吧。之后,他歇伏停磨,一心攻读,渐渐把此事忘了。

秋风吹过,天气一天天地凉爽起来。王致和重操旧业,猛地想起了那些腌在坛里的剩豆腐。他苦笑了一下,估计早不能吃了。他不经意地打开坛子看了看这些豆腐,果然已呈青绿色,且臭气扑鼻。弃之可惜,不知这东西能不能吃?他弄下一块儿用舌头舔了舔,觉得有点咸,有点粘,可吃起来臭里透着香,香味浓郁、鲜美。他干脆又弄下一小块儿尝了尝,竟然越吃越觉着好吃。

王致和甚感惊奇,于是把坛子里腌制的这些豆腐拿出几块送给同乡品尝,谁知大家也都一致赞好,无不称奇。

真是歪打正着,王致和喜出望外:所谓“一着鲜,吃遍天”,这个独家生意,一定能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此时的王致和也已经对那些味同嚼蜡的八股文厌倦了,与其将来当一个寻章摘句、死板教条的腐儒,不如在臭豆腐上大做文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科举领域自己连进士都考不上,但在其他领域说不定就能当个状元! 于是,放弃仕途的王致和,从此专心做起“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来。此物别具风味,价格低廉,开胃下饭,适合劳动人民食用,销路逐渐打开,生意十分兴旺。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王致和在前门外延寿寺街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开起臭豆腐作坊,前店后场,自产自销,取名“王致和南酱园”。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各种酱菜。不久,臭豆腐的销路扩大到东北、西北和华北各地。王致和臭豆腐臭名远扬,他乐得合不拢嘴,赢得盆满钵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405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