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皇帝咸丰:为唱戏的伶人与大臣们争风吃醋

时间:2023-04-28 阅读:12 评论:0 作者:admin

戏迷皇帝咸丰:为唱戏的伶人与大臣们争风吃醋

世人皆知慈禧太后是个超级大戏迷。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她的戏瘾很大程度上是受丈夫咸丰皇帝奕詝的影响。京戏受到清廷的青睐与热捧,始作俑者正是咸丰皇帝。

大家也知道,京戏起源于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徽班进京。但是大家可能也不知道,徽班唱的并不是后来的京戏,甚至徽班进京也并不是真的演给皇帝看,只是在京城参加街歌衢舞,造点喜庆气氛而已。皇帝历来是不听这些徽班“土”乱弹的,宫廷里唱的是古老的弋阳腔和昆曲,而且也不要北京的戏班进宫演唱。清宫体制是由江宁、苏州织造等机构在南方选送伶人进宫,因为正宗的昆曲在南方。

破坏这一祖制,直接召京城民间戏班进宫始于咸丰皇帝。

宫里原是看不起民间俗腔的。康熙、嘉庆皇帝都曾有禁止俗腔的谕旨。康熙皇帝根据昆山腔和弋阳腔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演变,对内廷演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他强调,弋阳腔是当时惟一保存了北曲特色的声腔。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是一个濒危剧种了。而就是这样一个濒危的声腔剧种,它面临什么情况呢?

谕旨说:“近来弋阳亦被外边俗曲乱道,所存十中无一二矣。”这个“被外边俗曲乱道”就是指民间流行的京腔。也就是说弋阳腔在京城的民间受到北京语音、民间俗曲等因素的影响,走了一条通俗化的道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用我们现在戏曲界的话来说,就是弋腔改姓“京”,被称为“京腔”,实际上就是一种北京化了的弋腔。反而在宫廷里流传的弋腔,倒像康熙谕旨里说的:“独大内因旧教习,口传心授,故未失真。”也就是说宫里演出的弋阳腔,还保持了它演出院本传奇的原貌。而在这个问题上,康熙皇帝是反对“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他下令:“尔等益加温习,朝夕诵读,细察平上去入,因字而得腔,因腔而得理。”即不许内廷的演出学“外边”民间京腔的毛病,不许“失真”,必须按旧有规范演出。

后来宫里一直严格执行这个命令。康熙32年,内务府包衣出身的苏州织造李熙,大家可能都知道,《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是这个李熙的妹丈,他在江南给康熙皇帝物色了一批女孩子,要教她们学习弋腔,就不让民间艺人来教授,专门派了内廷的教习叶国桢赶到苏州去教习,为的就是不让宫里的弋腔跟民间演出那样被俗化而变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5067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