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之谜:李世民为何不认下隋炀帝这个岳父?

时间:2023-05-13 阅读:13 评论:0 作者:admin

不解之谜:李世民为何不认下隋炀帝这个岳父?

唐朝名义上是受隋禅的,其实李世民在编写史书时,只要承认他是隋朝的女婿,隋炀帝临终前有密诏:如果同意李世民继李渊之后接承大统,那么他同意受禅之类的话,不更能美化自己么?这样起码有三个好处;:

1、隋炀帝才是当时的真正皇帝,如果隋炀帝亲口受禅更能使天下信服。

2、李世民在记录玄武门之争时,没必要再遮遮掩掩,这样他就是名正言顺地继位,杀了李建成也不会有那么多非议。

3、这样让李恪继位的话,就没有人再敢阻拦。于是不会有武则天了。

这样一石三鸟,可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A、在李世民眼里,隋炀帝是个败家子,是个暴君,李世民不肖认他这个岳父。

B、对玄武门之事,李世民不放在眼里,他已是个胜利者,而且已厚葬李建成,再没必要这样编写史书,这样会让他永远让唐朝活在隋朝的影子里。

C、杨氏女只是个小妾,李世民根本不喜欢杨氏女,他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干涉史官修史,也不愿认这个伪岳父。

D、李世民曾试图认了这个岳父,但被长孙无忌极力劝止。

E、为了李治,如果认了隋炀帝岳父,势必扩大李恪的势力,增长了李恪野心,如果李恪狠下心,聚结各种势力和李治对着干,有可能架空了李治,这样不利于李治的统治。

你认为哪种情况最有可能,说明理由,请大家拍砖。

唐朝开国君主是高祖李渊,不过打天下的头号功臣是他的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点评历代兵家时,曾对他盛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隋末时李渊贵为太原留守(驻守军事重镇的高级官员),且是隋炀帝表亲,李世民从小却无纨绔子弟习气而志于习武从军,18岁便促其父举兵反隋并自任前线指挥。在扫平群雄时,年轻的李世民显示出高超的战场指挥才能,擒获了敌手窦建德、王世充等,为一统江山建立了头功。

后人曾指责李世民精于家庭内斗,有杀兄灭弟、逼父让权的不良记录。不过在古代封建专制条件下,帝位交接只能靠血缘承袭或暴力争夺。626年,李世民在长安皇宫外的玄武门以流血政变夺得皇位,这在古代是不值得惊诧的常例,评价帝王是非的标准只能是看谁当政有益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唐初内地因战乱凋零,突厥屡屡越过长城劫掠。617年李渊起兵之初,曾被迫向突厥称臣,定都长安后依然受其军事威胁,一度想烧毁都城南迁。当时还是二皇子的李世民力阻此等怯懦之举,亲率百骑到阵前向突厥军示威。李世民登基后,随即向朝臣宣布,突厥利在掳掠,专靠防守不能阻止,须将其消灭。他在位23年间不修长城,由之前的防御转为进攻。利用漠北突厥各部分裂之机,唐军先直捣东突厥腹心,再击溃和收降西突厥各部。

战略战术的确立与实施,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做保障。唐初百废待兴,官营牧场只剩母马3000匹,李世民日日率身边的卫队和御林军练习骑射,皇家禁苑也成马场,有史料称,当时的才人武媚娘(即后来的武则天)都成了驯马高手。唐初40年间,官马繁殖到70万匹,史称“秦汉以来,唐马最盛”。

630年,唐将李靖曾率3000精骑在寒冬中千里夜袭,直捣突厥老巢,以自身千人的损失斩敌骑万名,并生擒颉利可汗,几十万突厥人马就此崩溃。这一古代战史上罕见的战例,显示出唐军越野、耐寒和骑射能力都不弱于在北方游牧中成长的突厥兵。大唐这一雄风不下于强汉,引后世无数英雄敬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569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