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扈三娘为何叫做一丈青:是因为通体刺青吗?

时间:2023-05-20 阅读:12 评论:0 作者:admin

水浒中扈三娘为何叫做一丈青:是因为通体刺青吗?

既然文身的动机是希望公开展示人体美,对于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族女性,女子刺青基本上是绝少可能的。唯在《青楼集》里有一条记载,说元代有个艺名叫平阳奴的女戏子,"四体文绣,精于绿林杂剧"。四体文绣,即在双臂与双腿上雕青,目的也许正是为了更好塑造那些绿林好汉的彪悍形象,招徕观众。从梁山泊的故事里,确也不难发现刺青与绿林有着这种瓜葛。

那么,《水浒传》中那些绿林女性呢?顾大嫂与孙二娘尽管冠以母大虫与母夜叉的外号,却绝无有关雕青的描写。而对扈三娘的最初介绍只说:"庄上别的不打紧,只有一个女将,唤做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刀,好生了得。"叙其出场也仅诗云"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对其诨名"一丈青"却一无交代。但就是这个绰号留下了刺青的蛛丝马迹。

《宣和遗事》里提到的好汉中有"一丈青张横",而在《水浒传》里,张横的绰号成了"船火儿"。晚宋笔记《癸辛杂识》有一篇《宋江三十六赞》,其中对燕青的赞语为"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水浒传》中对燕青文身的描写重彩浓墨,令人觉得赞语中的"一丈青"就是指他那一身"铺着软翠"的刺青。准此而论,张横原来也应该浑身刺青。有学者也许由此得到启发,认为扈三娘原来应是身高一丈、遍体刺青的超大女子。但一丈是否就是身高,男的还勉强说得过去,扈三娘倘若如此,小说怎么还能以"海棠花"来做譬喻?

佐竹靖彦从唐代找到了一条材料,《酉阳杂俎》记崔承宠自少从军,"遍身刺一蛇",自右手指尖开始,沿手臂过脖颈,蜿蜒下至腹部,再沿着大腿至尾骶骨而止。据估算,这条刺青蛇的长度大约在一丈左右,佐竹因而推断"一丈青"应该是指一丈长的青龙或青蛇的文身;而扈三娘身上刺的则应是青龙,与矮脚虎王英恰成青龙白虎之配。而据余嘉锡先生的考证,南宋初游寇马皋之妻能"带甲上马,敌千人,自号一丈青",她在马皋被诛杀后改嫁给另一个游寇头目张用,这位马夫人就是《水浒传》里扈三娘的原型。在充分考证后,佐竹有理由在其大著《梁山泊》里悬想道:如果此刻她脱去衣衫后,露出白臂膀,且上有青龙的话,会怎么样呢?不也能显现出一种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妖冶魅力吗?斗胆而言,这或许就是本来的场面。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首诗:“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小怜玉体横陈夜”讲的是一个叫冯小怜的女人,玉体横陈于宫殿之案上,供大臣们欣赏观看。

冯小怜伺候的是北齐后主高纬。这位皇帝这一点开明,身边有尤物,说什么也得让大臣们开开眼,不能自顾享受。

这样的事,在中外历史上还是第一回。冯小怜自有特殊之处。

据说,冯小怜的手在皇帝身体上游走时,皇帝的全身就会变成了一柄竖琴。一触即发。“音乐”的美妙全在她的操控之中。当今某些岁月场所里服务的“蚂蚁上树”估计就出自此处!

据说,冬天里,冯小怜的身体既软且暖;到了炎炎似火的夏日,冯小怜又是冰肌玉骨,清凉无汗。

最重要的是,冯小怜自小就对音乐与舞蹈进行过严格训练,有着超人的歌舞素养。

另外,她还在生活中不断揣摩蛊惑男人的手段,仔细研究后宫争风斗娇的伎俩,形成自我的别人不可替代的狐媚理论。

另外,冯小怜细心善学,她还研究人体构造和脉络系统,熟练掌握按摩之法。所以,冯小怜的功夫所及不仅在皮表,更在骨头深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6128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