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分尸”被传了数千年 为何让洪秀全得了原创

时间:2023-06-27 阅读:21 评论:0 作者:admin

“五马分尸”被传了数千年 为何让洪秀全得了原创

车裂,一种惨绝人寰的酷刑,人人听之胆寒,闻之色变。战国中期的政治家商鞅,因为推行改革变法,侵害到旧贵族的地位和利益,引起他们的愤恨,在秦孝公死后,受诬陷而被以“车裂之刑杀之”。

人们普遍认为,车裂就是五马分尸,即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生生撕裂为五块,所以名为车裂。

然而,历代《刑法志》与有关史籍都有关于车裂的记载,但未见“五马分尸”之刑,车裂究竟是不是“五马分尸”?我们可以从古籍中寻找答案。汉朝许慎《说文解字》中有“辗,车裂人也”、“斩法,车裂也”等说法,将车裂、斩、辗相提并论,赋予相同的意义,即以锐利的兵器断人肢体。先秦时,各国对公开处死的罪犯或敌人,无论用刀戈砍杀,还是弓箭射杀,最后都将肢解尸体高悬示众。可见,车裂指用刀斧肢解敌人或罪犯的尸体,并非将人活活撕裂。

而且,古人行刑到示众这一过程,其顺序是先枭首后分尸,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尽得(缪)毒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可见,车裂时的尸体已是无头之尸,无法用五匹马来分解了。

自汉景帝改革刑法后,景帝以前一些死刑的真相慢慢使人淡忘,最终失传。一些古书几经后人篡改,如《南燕录》中有“车裂嵩于东门之外”一句,在《太平御览》中已被改为“五车裂之”,中华书局的影印本中又成了“以五车裂之”,读者以今视古,难免产生种种误解。此外,民间文学、古典小说对这一刑罚的描绘,起了直接传播作用,如《东周列国志》说商鞅被“五牛分尸”,这是“五马分尸”俗话说的近源。在近代,“五马说”已广为流传,以至于洪秀全将“五马分尸”刑当做太平天国正式刑名颁于天下,这是法制史上独一无二的。

知道历史的人对于太监这一词一定都不陌生,太监就是指男人的某特殊部位被去掉之后,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优雅一点儿来讲也被叫做宦官。

今天,大师就来讲一讲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最牛的太监,看完也不禁感叹:太监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了!

这位最牛太监名叫刘瑾,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没错他就是那个深得皇帝宠爱、坐拥朝廷大权的那个明朝太监。

这刘瑾本命姓谈,在六岁的时候被太监抚养,后来也就净身成了太监,此后便改姓为刘了。在当时,刘瑾可是情商与智商“双高”的太监,为人十分不简单,不仅巧舌如簧,善于巴结,甚至可以说是阴险狡诈。

刘瑾为人好拍马屁,在明武宗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时,他就已经开始瞄上了武宗,百般讨好。在明武宗当上皇帝之后,刘瑾便每天都向皇上进献歌舞、鹰犬玩物、摔跤等游戏,还经常引导皇上微服出行,说是微服出行,也就是刘瑾安排的下乡旅游罢了。就是利用这些小把戏,刘瑾赢取了皇帝的欢心,也因此升了官。但是,老百姓们的日子却不好过了,皇帝整日沉迷游戏,荒废了国家制度的建设(虽然我们知道这明武宗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然民不聊生。

除此之外,刘瑾还善于干扰政治。在明武宗即位以后,明孝宗遗诏要废除宦官监枪和各城门监局,但是这些都遭到了刘瑾的阻止,在之后并没有得到执行,可见当时的刘瑾已经是将皇帝蒙的团团转了。所以在当时很多人都称刘瑾为“立皇帝”,明武宗为“坐皇帝”,真真是大大的讽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750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