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假新闻:对面喷口烟 菜场老板被迷晕

时间:2023-07-07 阅读:17 评论:0 作者:admin

百年前的假新闻:对面喷口烟 菜场老板被迷晕

事主好端端走在路上,半途忽遇劫匪,二人相遇时,只见一缕青烟飘出,事主瞬间迷迷瞪瞪,劫匪让干啥就干啥,于是身上财物被洗劫一空,更有甚者,还带着劫匪来到家中,将珠宝存款悉数奉上……这样的桥段,你是不是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虽然警方一再辟谣,都无法完全阻止这样的假新闻在网上流传。

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其实在100多年前新闻业刚萌芽的时候,就已出现了这样的报道。且看1906年第30期《时事画报》刊登的一篇题为《迷劫难防》的文章,作者写道,当年9月的一天,一位朱姓的菜场老板在外收完账,正在往家赶,走到故衣街口,一劫匪迎面而来,将嘴里含着的烟气往朱老板脸上一喷,朱老板顿觉天旋地转,险些晕倒,幸而心里还没完全糊涂,于是硬撑着走到旁边的豆栏东街,走进平日熟识的德成米店,这才一头扎到地上,不省人事。米店伙计赶紧出去请来郎中,郎中忙乱了好一阵,朱老板才悠悠醒来,好在钱财没有损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看,这篇报道肯定是一条假新闻,不过,“迷烟”的谣言历经百年而不衰,却是一个有趣的群体心理现象,用一些传播学家的话来说,人们普遍的不安全感恰是此类谣言的催化剂,由此可见,禁绝谣言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很多时候它更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李斯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个有趣又残忍的问题。纵观秦朝,实行商鞅变法后,律法严明。李斯的下场和商鞅一样,都不得善终。但是,他的死法,要比商鞅残忍得多。针对李斯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趣历史为你搜集了相关的史料,希望大家看完后有所启发。

李斯是怎么死的?历代丞相中,若要论下场最可悲、死得最惨的人,恐怕要首推秦相李斯了。《史记》中有一句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五刑",是指对罪犯所实施的五种刑罚。"五刑"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先秦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北魏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北齐律》的五刑是鞭、杖、耐、流、死,《北周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从《隋律》起,才将五刑定为笞、杖、徒、流、死,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从"五刑"的演变过程来看,这种惨绝人寰的刑罚,随着**的不断进步,正在一步步向着较文明、较人道的方向发展,呈现出逐步减轻身体摧残程度的趋势。可李斯没有那么幸运的生在隋朝以后,也只有在秦朝束手待毙的份了。秦朝的五刑虽然比先秦时期有所进步,但从《大秦律》中仍能感觉到这种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的极端残忍。其法为:"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

李斯行刑时没有胡言乱语,所以没有被额外的割掉舌头。但"具"这个字,说明了李斯所遭受的那五种刑罚并处腰斩,一项也没有少。李斯是怎么死的?单纯通过文字记载,很难揣测出李斯受刑的情景。试想,如果先实施五刑,碎了尸,腰斩便无法进行;若先行腰斩,截成两段,那么刺脸、劓鼻、剁肢、笞杀都失去了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五刑和腰斩结合起来执行,先刺脸、劓鼻、剁肢,随后腰斩,接着砍头,最后再慢慢碎尸。赵高这一语无伦次的判决,可真够难为那些准备行刑的刽子手们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784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