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将仇报:孙策让位孙权70年后自己子孙反被诛杀

时间:2023-08-30 阅读:16 评论:0 作者:admin

恩将仇报:孙策让位孙权70年后自己子孙反被诛杀

三国时,小霸王孙策奠定了江东东吴的基业,却不想英年早逝。当时孙策的儿子尚且年幼,为了孙家事业的考虑,他把主公的位置让给了他的弟弟孙权。

这种传位方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兄终弟及制,在商朝和春秋战国时多有出现,秦汉两朝已不多见。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幼子年少,无力主管事务,出现或被权臣夺位,或被外敌入侵的不利局面。但是这种办法的缺点是,哥哥的后代和弟弟的后代后期多会为了主公的位置闹出矛盾,由亲情转化为一起凶杀灭门案。

既然是历史的规律,孙家自然也不能避免。孙权的确保住了江东的基业,甚至后期自己都称了皇帝。孙权在位期间对孙策的儿子还算不错,先后封为吴侯和上虞侯。后来孙权过世时,这个问题就出现,这江山是孙策给孙权的,那么是不是要让孙策的儿子即位呢?在政权出现了一系列变动之后,孙权的孙子孙皓成为了东吴的第三任皇帝。

孙策当初让位的时候,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孙子会是这样的死法。(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暴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国所俘,辉煌一时的北宋王朝正式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继承皇位,史称南宋。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们不思收复中原,却贪图享乐、苟且偷安,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奢靡生活。南宋诗人林升的这首《题林安邸》正是对那些奴颜婢膝、纵情声色的达官显贵们的真实写照。

“靖康之耻”让南宋小朝廷成为了金国的“侄皇帝”,不仅割地称臣而且岁岁进贡,历任南宋皇帝都畏金如虎,谈金色变,沉湎于醉生梦死之中,做着偏安东南,苟延残喘的“临安梦”。在当时主和派占据了主流,他们主张小心翼翼地侍候好北方的金国,维持眼下的和平局面,苛且偷生。然而彼时仍然涌现出了诸多不甘受辱、主张挥师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其中曾在宋宁宗主政时期的宰相韩侂胄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他竭力为抗金英雄岳飞平反,力主“开禧北伐”金国,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场北伐之战终因将帅后继乏人、军队绥靖离心而功亏一篑。而韩侂胄也被当朝奸臣诱杀而死,更令人悲愤的是,死后他的头颅竟被割下做为战利品而送到了金国。

1206年5月,韩侂胄奏请宋宁宗正式下诏出兵北伐。伐金诏下,群情振奋,上下沸腾。当时的著名诗词大家辛弃疾、陆游等也纷纷作词赋诗赞颂韩侂胄的此次北伐之举:“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千载传忠献(韩侂胄曾祖父韩琦的谥号),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辛弃疾)“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陆游),这些壮丽诗篇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南宋民众渴望一扫耻辱、荡平金虏的强烈愿望。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8439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