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男孩网瘾发作像毒瘾 为借手机学狗叫

时间:2022-03-13 阅读:23 评论:0 作者:admin

  “越来越依赖手机,就连去厕所也要带着。也不玩游戏,就是整天在手机上看小说。”13岁女孩小敏(化名)的变化,妈妈陈娟很快就发现了。一向主张“开卷有益”的陈娟并没太在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阅读总是好的。可近日陈娟无意中看到女儿正在如饥似渴地阅读的小说,竟是一部同性恋内容的网络小说,里面充斥着露骨的同性恋心理和行为描写。而悄悄地进入女儿的QQ空间后,陈娟再一次惊呆,里面的内容她基本看不懂,孩子们发明创造的“半边字”根本理解不了,一些“行话”像黑社会的黑话一样……

  在哈尔滨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初发老师的辅导案例里,记录了很多的“小敏”和“陈娟”。从2009年起,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创办“青少年国学心智”训练营,先后已接待过700多名各种各样的“问题少年”,其中像“小敏”一样,因为新时期网瘾引发问题的孩子占到一半以上。谈及“网瘾”,初发老师说:“不是摆脱,而是严重了;不上网吧了,改用手机了;网络游戏不是重灾区了,网络垃圾文字的毒害才真叫‘毁灭’。”

  “与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孩子上网越来越便利了,互联网家庭接入已经普及,特别是近两年智能手机普及,免费WIFI随处可见,想上网真是分分钟的事,给网瘾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初发说,在他辅导过的孩子里,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已经上网成瘾,但家长竟然不知,“隐蔽性”是当代网瘾的特点之一。

  去年暑假,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训练营里就曾接待了一名初二女生,家长把她送进训练营时只是觉得她正处青春期,不喜欢与家长交流,父母很难了解她的真正想法。而实际上这个女孩是一个网瘾孩子,但家长却对此毫不知情。“她每天放学都老老实实待在房间里学习,从不外出,家长一直认为她是在努力学习。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父母一直认为孩子已经尽力了,并不强求。在训练营中,女孩最初因为无法接触到手机而感到焦躁,然后又变得沉寂,眼神一直游离。我们的辅导老师每天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慢慢发现女孩眼神游离是因为无法上网,便开始想象网络空间的生活,身心都陷入到了虚幻世界里。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个女孩深陷在网络小说中不能自拔。由于家长限制她使用WIFI,她就利用周末或者午休时间,到有免费WIFI的地方将小说下载到手机里,然后就没日没夜地沉浸在网络小说中。”

  “现在孩子们上网再不用像以往那样偷偷跑去网吧,而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上网。这种便捷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也让家长和老师很难监控。”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网民中用手机上网的人群达到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网民的年龄结构也越来越年轻化。20岁到29岁网民占比达到30.7%;其次就是10岁到19岁网民,达到24.5%,青少年网民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二大群体。

  越来越“方便”

  垃圾文字伤人更深

  “如果现在沉迷网络的孩子还仅仅是热衷于网络游戏,嘴里时不时地喊打喊杀,所有的零钱都用于买‘装备’,那我想说这还真是‘万幸’。”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会长蒋美玲的观点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

  “十几年前我们提到网瘾时,基本都是网络游戏成瘾。那时互联网不普及,网络上的信息也不及现在这样丰富,游戏就是对孩子们最大的诱惑。但是现在‘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而飞速发展,而网络文学的受众大部分都是青少年。最可怕的是现在很多‘垃圾文字’打着‘网络文学’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在网上肆意传播,内容低俗,充斥着两性、同性话题和各种负能量。如果说过去的网络游戏成瘾还只是让青少年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学业,那么现在网络上垃圾文字会让成瘾的孩子愤世、厌世,甚至自闭、轻生。”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399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