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上经典辩答:谁是三国第一辩手?

时间:2024-02-14 阅读:19 评论:0 作者:admin

三国史上经典辩答:谁是三国第一辩手?

导读:三国时期是继东周列国之后又一个乱世,正是在这种时期出现了很多思维敏捷之人,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在《演义》里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妙答。

第一位:秦宓的“天辩之对”

秦宓和张温的“天辩”在整部《演义》里是最精彩的辩论,我感觉要超过舌战群儒。因为舌战群儒中的诸葛亮多是以气质和强辩取胜,而秦宓则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巧妙地将对手的无理之问化解,解答了天头,天耳,天足,天姓几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而且能够在化解的同时维护己方的利场,最后再来个绝妙的反击,完成了这场精彩的辩论。巧妙指数:10

第二位:杨修的“一合之对”

要说杨修不物正业,真是一点也没冤枉他:没什么事干什么要找领导的麻烦?曹丞相不过是写错个字嘛,也犯不着“一人一口”把他的点心给吃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回答真是巧妙之极。巧妙指数:9.5

第三位:邓艾的“凤兮之对”

邓艾就是一个天才儿童,虽然因为口吃“艾艾”地被人瞧不起,但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司马懿曾开玩笑地问他:“卿曰艾艾,实是几艾?”邓艾能马上回答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运用了《论语》里的句子类比,贵在其知识的合理运用。巧妙指数:9

第四位:孔融的“了了之对”

孔融仿佛成了天才儿童的代名词,在有人认为他只不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时候,极切合时机地反击道:“君之幼时,想必了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其人极为下不来台。巧妙指数:8.5

第五位:贾诩的“立嗣之对”

在曹操的所有谋士之中,除了郭嘉就属贾诩了。在回答曹操立谁为嗣时先运用了欲擒故纵的办法,密而不答,然后巧妙地说了一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因为袁绍,刘表都是因为废长立幼而导致灭亡,这样既避开了立嗣这个敏感的话题,又使曹操更好地理会自己的观点,实在是一举两得。巧妙指数:8

第六位:钟会的“出汗之对”

钟会出身于文化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也不错,在其幼时面见魏帝时就表现出他不同于常人的气质。其兄是“战战傈傈,汗出如浆”,而他却回答“战战傈傈,汗不敢出”,充分显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巧妙指数:7.5

第七位:诸葛恪的“劝酒之对”

诸葛恪怎么看怎么不象是愚腐木讷的诸葛瑾的儿子,倒颇有乃叔之风,小小年纪就知道往家里倒腾牲口。特别是在劝老顽固张昭喝酒时,紧紧抓住老家伙虚伪,要面子的心理,因张昭说喝酒非养生之道,指出姜子牙八十多岁仍指挥打仗,而张昭在打仗时在后,宴席时在前,何谈养之道。气得张昭无话可说,只得强饮。巧妙指数:7

第八位:刘备的“失匙之对”

刘皇叔不愧当世袅雄也!在曹操这只老狐狸的眼皮底下要想一点破绽不露是难而又难的。把闻言而失匙推说成闻雷而失匙,打消了曹操的戒心。刘备之对贵在借坡下驴,对得自然,对得机警。巧妙指数:6.5

第九位:陈登的“虎鹰之对”

陈登和他爹都是见风使舵之辈,然而能在乱世之中保持其“双重间谍”的身份倒也实属不易。比如他趁吕布有意降曹时在曹操那里拿了好处费,还得回来向吕布解释为什么没有他的份就要用一些智慧了。他巧妙地运用了两个比喻,说饥鹰饿虎只有空着肚子时才会伤人,如果吃饱了就会不思进取。也赶上吕布是个白痴,就被他简简单单地骗过去了。巧妙指数:6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4012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