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在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如意大多有精美的雕饰和花纹,然而一般人却不知道,如意最早的原型确实北方人称作“老头乐”,南方人称作“不求人”的日常用品,它有个最简单的功能,拿就是挠痒痒。至于这个挠痒痒的简单工具,什么时候摇身一变成为了深藏在皇宫中的珍宝,这方面的考证很少。其实从“不求人”到“如意”,也是伴随着封建制度漫长历程而发发展演变的。
现在大多数资料都说,“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如意在起源很早,据《事物纪原×什物器用部×如意》记载:“吴时秣陵有掘得铜匣,开之得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螭彪、蝇蝉等形。胡综谓:‘秦始皇东游埋宝以当王气,则此也。’”推测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时期就有了玉做的如意。这个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
如意的源渊始于秦汉时期已有的一种搔痒工具,俗称“爪杖”。因人手不能到之处以其代劳搔痒,可尽如人意,故得“如意”之雅号。
因其柄长两尺,宽约三寸,造型扁平,轻盈可取,常伴身边,随手可得,常被古人用做指指划划的器物。尤其在六朝时期,贵族知识阶层盛行清淡之风,在宣讲演说之时为烘托声势,常借用此物比划指点,以作谈兴之具、别有一种风格和韵致.由此,借用如意助谈兴的做法很快盛行到各种场所。尤其是传到佛家僧侣当中,更是灵活便用,平添了实用价值,在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将经文写在如意上面,以备遗忘,对讲经传道起到了重大的宣传作用。自古以来,如意一直为贵族人士所青睐,又依赖佛教僧侣所推动,才大大提升了如意的地位。以至于在魏晋、隋唐时期,所塑造的文殊菩萨的造像也发生了改变,代表智慧与义理的菩萨自然而然地成为手执如意的形象了。由此,如意便成为象征吉祥美好及思辩睿智的符号。
至此,才有了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才有人说“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其实是不对的。
从此以后,如意象征吉祥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使用如意的帝王贵族、高僧名士、才子佳人等上流阶层不断将这些深厚意蕴附加到如意之上,并日见系统化与固定化,使如意精神性越来越强,实用性越发可有可无。到了唐代,如意的发展到了转折点,“如意”与“爪杖”开始初步分离。“爪杖”专指那些用于搔痒的工具,后来又别称痒盒子、孝顺、不求人等,却不再称“如意”。而此时的“如意”特指新型美观却没有使用价值的一类,二者并行不悖,但后者不断演变,含意愈见丰富,制作日益精良,材料质地愈选愈贵,久日久之成为引人瞩目的内涵丰富的高档工艺摆设品至今。
上一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