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痢疾 痢疾的症状与治疗

时间:2022-11-09 阅读:22 评论:0 作者:admin

  痢疾是有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疾病,多发生于夏季,具体表现为拉稀肚子疼,且在儿童身上较为常见。那么什么是痢疾呢?痢疾的病因是什么?痢疾的症状有哪些?对于不同的痢疾类型,治疗方法又有什么不同?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全面了解下什么是痢疾吧!

  什么是痢疾

  痢疾,中医病证名。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暴痢多实证,久痢多虚证。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对具传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应重在预防,控制传染。

  痢疾的病因

  1、 外感时邪

  本病多由感受时令之邪而发病,感邪的性质有三:一为疫毒之邪,内侵肠胃,发病骤急,形成疫毒痢;二为湿热之邪。湿郁热蒸,胃肠气机阻滞,发为湿热痢;三为夏暑感寒伤湿,寒湿伤中,胃肠不和,气血壅滞,发为寒湿痢。

  2、 饮食不洁(节)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酿生湿热,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中央受困,湿热或寒湿、食积之邪内蕴,肠中气机阻滞,气滞血瘀,与肠中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本病。

  痢疾的病机

  痢疾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病理因素以湿热疫毒为主,病理性质分寒热虚实。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病理性质: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寒湿所致。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病理演变:湿热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为疫毒痢。如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或收涩太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休息痢。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

  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排赤白脓血便为症状。

  2、暴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久痢疾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多有饮食不洁史;急性起病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四季皆可发生。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706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