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癌症筛查与公共卫生管理新模式

时间:2022-11-11 阅读:18 评论:0 作者:admin

  日前,本市第一轮大肠癌筛查项目总结会在市人民医院召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伟华代表市大肠癌筛查项目办公室以“防病与治疗的创新联盟,公益与普惠的整合共赢”为题,详细总结了第一周期大肠癌筛查工作,部署了第二周期工作。

  大肠癌筛查项目作为全市慢性病防控重要内容,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推进,已经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大肠癌防治模式,对于促进本市慢性病防控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本市探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疾病预防控制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大肠癌筛查项目启动伊始,本市就将其纳入了当年的20项民心工程,体现了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履行保障民生职责的态度和决心。大肠癌筛查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到目前,完成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大肠癌筛查。群众身体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大肠癌的防治意识明显提高。目前,遍布16个区县的25家医院作为全结肠镜检查的定点机构,全结肠镜检查水平以及大肠癌、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水平得到提升,建立起了预防、诊疗、康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防治体系,为本市建立切实有效、科学可行的常见癌症高危人群筛查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构建以具有专业优势的医疗机构为技术枢纽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本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新思路新举措。近年来,本市以大肠癌筛查为切入点,先后启动了一批以医疗机构为技术支撑和管理核心的公共卫生项目,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市人民医院抓住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契机,将其作为提升医院自身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学术地位的有力抓手,通过承担全市项目工作的管理,获得了财政部门经费的保障,促进了医院和学科的发展,更从学术研究上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和认可,实现了多方共鸣的局面。南开医院、天津医院、黄河医院、宝坻区中医院、西青医院等等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也参与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栩东介绍说,大肠癌筛查项目是保护公众健康、惠及百姓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工程。各级医疗机构自2012年5月至2014年底,利用3年时间完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大肠癌筛查工作。全市500万40到74岁目标人群中,215万人参与了大肠癌筛查,发现高危人群13万,其中3.4万人接受了肠镜检查,发现大肠癌500余例,进展期结直肠腺瘤1500例,结直肠息肉10300例。通过项目的开展,本市已经建立起以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肠镜检查定点医院为依托的三级大肠癌防治体系。形成了政府支持、参与单位积极性高和群众满意的三赢局面,初步建立了专业医疗机构参与防控慢病的新模式。

  本市将在总结梳理第一轮工作经验基础上开展第二周期工作,打造“大肠癌筛查天津精品工程”。在2015至2017年的筛查工作中,本市将继续采取措施,加强健康教育,组织建立大肠癌的健康教育基地,针对目标人群和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督促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提升高危人群肠镜顺应性。进一步推动大肠癌筛查信息化建设,提升大肠癌筛查数据管理水平,实时掌握筛查工作动态,实现高危人群肠镜转诊功能。市人民医院也将利用此次筛查积累的数据,进一步优化、细化数据的分析方案,就大肠癌相应危险因素的评估,本市大肠癌发展趋势的变化和干预措施的评价,在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有效的分析,并与临床流行医学密切结合,为我国各种肿瘤、慢性疾病的筛查,提供可借鉴的科学的筛查范例。

本文链接: https://uc.lanchong123.com/?id=27909 转载请注明出处!